降低社保费比计较待遇更紧迫


不久前,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发布《2015年中国企业家发展信心指数》报告指出,近八成企业家认为“五险一金”的支出负担过重且税负过高。2015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提出了降低社会保险费以减轻企业负担的思路。对此,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人社部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多种措施,适时、适当地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降低社会保险费,对于企业来说自然是利好消息,但也引来人们的担忧:降低养老费,通常也意味着要降低退休待遇。但在我看来,降低社会保险费,确应成为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一着棋。这些年,各地社保缴费基数,随着各地平均工资所谓的不断“上涨”而上涨。如2015年,天津、重庆、福建、江西等地执行的社保缴费基数标准,与2014年相比,用人单位和职工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这让我们不由得发问:社保缴费基数凭什么只能“年年涨”?
社保缴费基数只涨不降,且涨幅过大,势必会加大企业负担。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上调社保缴费基数,就意味着他们会为员工购买社保支付更多成本。而它们面临的经济形势,在这两年并不乐观,社保缴费基数上涨且幅度过大,一些利润空间已被严重压缩的企业,或会想方设法地规避缴费,或者让“羊毛出在羊身上”,降低员工工资水平,进而影响员工应有的现金收入和福利水平。面对过高的社保缴费比率,不少企业家直呼“不敢为员工涨工资”,这就是明证。
在企业叫苦之时,不少职工也感觉不到多缴社保费的直观好处。于低收入群体而言,不断上涨社保缴费基数,更意味着他们每月会为社保多掏一笔钱。就像一网友所言,“单位工资不涨,而社保缴费基数连年上调,我每月多缴了几十上百元钱,每笔钱都得算计着花,想要提高生活质量?甭提了!”社保本来是一项福利,现在在老百姓眼里,却成为不折不扣的负担,为何?因为未来的政策变数难以预料,未来的养老预期也就变得模糊,社保缴费基数上涨反让现在“不敢花钱”。
故降低社会保险费,对企业与职工都是期望所在。降低社会保险费,也有利于社保扩大参保面。近年来,多数地区的社保基金收不抵支。去年11月公布的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全国养老保险亏空将超过3000亿元,比2014年的1563亿元显著扩大。这就需要吸引更多人来参保缴费,继续扩大社保参与面。降低社会保险费,不仅能缓解部分企业和群众续保缴费的困难,而且能吸引更多利润低的小微企业和“放弃社保换工资”的劳动者。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