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社保案例早报:小李在深圳的工厂打工,却突然收到了一纸“死亡证明”。根据社保材料显示,小李竟然已经死亡了,所有死亡抚恤金、社保金都被领走。究竟小李是怎么“被死亡”了呢?原来,这竟是小李丈夫一手策划的骗保案。昨日,深圳检察院公布了两起骗取社保的案例。
诈称妻子亡故骗保
小李在与丈夫分居期间,突然收到一纸惊人的“死亡证明”。她所在的工厂通知她,因社保材料显示她已死亡,养老待遇也已申领,以后的社保就无法参保。这晴天霹雳的消息,让小李决心到社保局了解这“死亡”背后的真相。
原来,小李与犯罪嫌疑人张某是事实婚姻关系,1992年开始共同生活,育有4名子女。后双方感情破裂,张某称小李已死亡,向社保部门提供小李的死亡证明、火化证、供养关系证明、公证书等材料,申领小李的死亡抚恤金、社保金11万余元。案发后,经鉴定结论证实,嫌疑人提供的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等均系伪造。
从案件事实看来,张某涉嫌的犯罪行为包括虚构事实、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骗取国家工作人员信任,骗领妻子养老保险金,而且抚恤金数额巨大。近日,宝安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对张某提起公诉,要求数罪并罚。根据我国刑法,张某可能会面临三到五年的牢狱之灾。
伪造就医证明骗保
无独有偶,近日罗湖也发生了一起骗保案。
案情显示,陈某先后骗取医保3次。第一次,陈某称自己患有冠心病,在A地医院住院治疗后以就诊住院记录、发票等异地就医资料,向深圳市社保机构申请医疗报销,获得医保基金2万余元;随后,陈某又称自己患有冠心病、肝病,在B地医院住院治疗后以该医院异地就医资料,申请本市医保基金3万余元;第三次,陈某称自己患有肝病与嵴柱变形症,在C地住院治疗并继续申请本市医保基金3万余元。三次共约11万元。
后来,在审计过程中,该案案发,证实陈某伪造异地就医资料骗取医保基金,异地三家医疗机构均无其就诊记录,本人也向公安机关承认提供给社保局的就医资料除了姓名是自己的外,其他材料均为伪造。
近日,罗湖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陈某提起公诉,法院判决陈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若干元。
提醒:
提防汇款“解冻”社保卡要求
记者从检方了解到,近年来,为非法获利,利用社保实施诈骗的案件层出不穷,骗保手段也是花样百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冒充社保人员,告知参保人其社保卡被锁、领取社保补贴、社保卡被异地盗刷等,让参保人提供账号密码等信息,诱骗参保人汇款“解冻”社保卡。检察官提醒,接到此类信息或电话时,要提高警惕防被骗,及时向当地社保机关求证,以免造成损失。
二是盗刷他人社保资金。参保人将自己的社保卡交予他人保管,他人盗刷。在此也提醒:妥善保管自己的社保卡,专卡专用,了解自己医保卡使用情况,发现丢失后及时补办。
三是伪造证明文件或医疗账单等,骗取、套取社保基金。以上两个案件中,嫌疑人就是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或医疗文书、账单,骗取社保基金数额巨大,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详情请咨询4001118900
标签: 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