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资讯:我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受理了13000余起案件,全市平均增幅超过30%。比往年相比,涉案人数多、金额大、矛盾深成了比较显著的特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社会保险待遇、劳动报酬、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和确认劳动关系成为劳动仲裁案件案由的“四大金刚”,这四类案件占到涉案总数的95%。本报选取了两个典型案例,邀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专家进行评析。
案例一:
案情简介:张某是某巴士公司的司机。2013年1月13日,张某驾驶一辆公交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两车损失共计1525元。事故现场痕迹照片显示该车两前轮车胎地面无拖痕,后轮有较长拖痕。当晚,该车以“两前轮不拖”事由再次进厂修理。事故发生后,巴士公司认为张某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单位车辆损失,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作出了解除与张某劳动合同的决定。该决定事前未经公司工会批准。张某遂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巴士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巴士公司未能提供据以解除的规章制度文本。
仲裁结果: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金额达成了一致意见。
专家评析:劳动合同的解除涉及劳动者根本利益。用人单位作出相关决定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违纪事件的真实性;2.解除程序合法性;3.解除依据的合法合理性。巴士公司未能提供据以解除的规章制度文本,解除程序也存在瑕疵,因此仲裁委认定本案巴士公司的解除行为不合法。
案例二:
案情简介:2013年底,方某向市劳动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称其于2011年5月进入A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工作,虽然A公司为其办理了相关社会保险,但是一直没有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方某虽多次要求,但A公司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并于2013年10月底解除了与方某的劳动关系。为此,方某要求A公司支付双倍工资及经济赔偿金等共计5万余元。
仲裁结果: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过审理查明,方某与A公司之间并不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人主动撤回了仲裁申请。
专家评析:A公司是一家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其业务范围包括为企业员工代办社保及公积金等业务;方某是另外一家与A公司有委托服务关系的B公司的员工。而方某在明知自己不是A公司员工的情况下,凭借1.A公司为申请人方某缴纳的社保记录;2.为方便办理公积金中断手续,A公司违法向方某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这两份证据就向仲裁委申请仲裁,企图通过劳动仲裁手段获取不当的经济利益。本案经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认真查明事实,还原了事件的真相,方某的企图才没有得逞。
本案中,方某确实存在恶意仲裁的主观故意,但A公司由于法律风险意识较低,管理疏忽,向申请人出具了不符合事实情况的书面材料,也是导致其陷入诉讼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3年1月至11月底,市区仲裁部门共案外成功调解1300余件,涉及金额1500余万元。本报“打工者热线”号码持续开通:96309(劳动监察部门)、15397527568(金华晚报新闻热线)。其中,96309-01(金华市劳动监察部门欠薪举报电话)、96309-(02~11)(转各县、市、区劳动监察部门欠薪举报电话)。此外,读者还可通过发送手机短信以及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供相关线索,邮件请发送至:huzhenan@sina.com,短信可发送至15397527568。
还没有缴纳五险一金?没关系,很简单,找无忧保咯!作为你的掌上社保管家,无忧保现已覆盖全国80城!关注微信公众号“无忧保”,3分钟搞定你的社保缴纳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招城市代理,社保服务费每单最高享受60%永久返佣3000亿蓝海市场等待你挖掘。加入QQ群:248069515,客服热线:400-111-8900。